促进实体经济发展
主持人:(导语) 关注民生,反映民意,聚焦热点,建言献策。欢迎收看本期《政协论坛》节目。
实体经济始终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2017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重要一年,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之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继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着力振兴实体经济。今天我们就围绕“促进实体经济发展”这一话题进行探讨。参加我们今天讨论的嘉宾是:市政协常委、安庆百科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胡金华,市政协委员、市财政局金融科科长汪新平,市政协经济委员会委员、中国人民银行安庆市中心支行副行长杨东晓。欢迎你们!
主持人:谈到“促进实体经济发展”,首先要搞清楚我市“促进实体经济发展”现状,请大家谈谈。
汪新平:实体经济不同于虚拟经济,是创造财富的经济。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都非常重视实体经济的发展,我市也一样,将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作为经济工作的中心,制定、实施了一系列支持、保护实体经济发展的政策、制度和监管措施。据我所知,近年来市政府在财政方面的支持政策就有很多:如制定实施了支持包括工业、农业、现代服务业等几大产业发展扶持政策,并出台了推动自主创新若干政策,市财政安排发展专项资金10个亿,采用补助、奖励等形式,支持企业做大做强;再如建立了企业续贷过桥专项资金池,市本级财政资金池规模为2.9亿,建立资金池目的是缓解中小微企业融资困难;建立了创业贷款贴息政策,鼓励个人创办实业、鼓励企业做大;建立了降低银行对企业贷款风险保障机制,保护银行对中小微企业贷款积极性。还有降低社会保险缴费率、取消有关行政性收费项目等等。
杨东晓:实体经济是金融的基石,同时金融也是实体经济的血液,实体经济的发展离不开金融服务的支持。近年来,全市金融系统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上级部门的精心指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各项金融政策,把支持实体经济作为金融服务工作重点,积极满足实体经济转型升级的需要。一是金融政策体系不断健全;二是金融支持力度持续加强,一方面,加大对实体经济领域的信贷倾斜。另一方面,切实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减轻企业经营负担;三是金融运行环境不断改善。试点政府采购信用融资,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截至2016年末,全市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同比增长17.6%,总量居全省第4位、增量居全省第3位;全市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2.7%,总量居全省第4位。从这些数据来看,我市经济发展呈现稳中向好趋势。
胡金华:是的。作为企业经营者,我们也感觉到安庆的经济虽有各种不利因素影响,但在政府有关政策支持下,整体在朝好的方向转变,大家都重视实体经济了。从当前来看,大多数中小微企业都是实体经济,在经济下行压力中最困难的也是实体经济中的中小微企业。我们希望政府在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过程中给予中小微企业更多地关注和支持。
主持人:刚才,各位嘉宾谈了我市实体经济发展现状以及我市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一系列措施,可以看出我市在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方面的力度还是很大的。那么,我市在这方面还存在哪些问题,请大家谈谈。
汪新平:个人认为,目前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政府管理还存在越位和缺位现象。比如说在“现代服务业产业政策”中,对电讯运营商提高宽带用户覆盖率给予补助,我认为不妥,电讯行业是竞争行业,提高宽带覆盖率是运营商业务发展的迫切需要,市场能完全处理好。比如说由于政府监管尚不到位,有些企业为职工办理社会保险没有全覆盖。这些现象导致,其一浪费政府资源,其二助长了社会分配不公。二是部分政策、制度内容不完善。比如说在“加快工业发展政策”中,对企业“主营业务收入”一项统计口径没有明确,导致主管部门和企业自身统计结果不一致。还有就是部分奖补政策不够接地气,有的奖补条款没有一家企业能够享受到。三是政策宣传力度还不够。在和企业接触过程中,我们发现,有的企业尤其是小微企业不清楚政策内容,有的企业不清楚政策办理程序和手续等。
杨东晓:从金融部门的角度来看,我认为我市支持实体经济发展过程中暴露出来的的问题主要有:一是有效信贷需求不足,企业投资意愿不强。二是企业本身财务信息不规范。从全市的实体企业现状来看,民营企业、小微企业占比很高,本身具有一些弱质性,财务信息不规范、抵押担保难等问题比较严重,导致银行对企业授信的谨慎介入。三是银行面临经营效益明显下滑和不良率上升双重压力。
胡金华:从企业经营者的角度,我认为我市实体企业尤其是中小微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融资难。主要包括申请长期贷款难、优惠利息等政策无法享受、融资抵押物品种和抵押值受限、银行责任风险过度转嫁等等。
二是用人难。企业转型过程中,技术更新经营模式改变,原有的人员大部分都不能适应新的技能和经营模式的变化,形成一边过剩一边缺人的现象;企业主从年龄上、知识更新上也处在新老交替期,少数第二代能顺利接班,有些是小的不愿意接或能力不具备接不了,老的被年龄和社会进步淘汰。新的转型业态还处在试验田期,同时承担着失败的风险。
三是公平享受资源和政策难。实体经济的中小微企业,因体量小,很难引起各部门的重视和关心。大企业大项目更有机会同政府坐在一条凳子上谈政策谈优惠谈支持,因此在资源分配上也被大企业大项目无形地占去了自己应有的一份蛋糕。中小微企业贷款占比实际上可能是下降的。
主持人:在支持我市实体经济发展过程中,各位有哪些好的意见和建议,请大家谈谈。
汪新平:我建议在三个方面着力。一是抓改革。据我观察,社会有两个现象。一方面中小企业发展融资难,另一方面老百姓手中有闲钱但投资难,找不到方向。这中间就少了一座桥,这座桥应由政府来建。政府应以问题为导向,继续推进金融改革,尽早把桥建起来。二是抓规范。主要是规范我市已出台的各项补助政策。其一要明确政府职能部门及其工作人员权力内容、工作标准、责任要求、监管措施。其二采用修改、合并,删除等形式,完善补助项目等政策内容,增强可操作性。其三,延长政策有效期,保持政策相对稳定等。三是抓宣传。其一明确宣传工作责任主体,并将宣传效果列入部门考核内容。其二开辟政策宣传窗口。其三,加强政府部门与企业联系和互动。
杨东晓: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工作也是一项长期、系统的工程,要切实做好这项工作,我认为需要政府、金融系统、企业三方共同努力。
首先,政府部门要不断发挥主导作用,积极推动形成金融生态建设长效机制。健全和完善政府、银行、企业合作互动机制,积极搭建银企对接平台,广泛开展融资对接活动,引导金融机构支持有市场订单、有发展前景的企业和项目。此外,充分利用“政府资金+政府信用”,有效发挥政府性担保公司的融资增信作用,推动银行金融机构扩大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投放。
其次,金融机构要不断加大实体经济信贷投放力度,优化实体经济信贷投放结构。要积极争取资金,扩大信贷资源的供给,推动企业通过发行债券、资产证券化方式,持续拓宽企业直接融资渠道。
再次,企业也要不断加强完善,积极为银企合作创造条件。推动企业财务信息规范化,加强财务人员培训,提升素质,提升财务信息透明度。企业家应重视提升自身素质,注重产品的质量和品牌建设,重视主营业务,有效防范资金流断裂风险。
胡金华:对于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特别是其中的中小微企业发展,我认为金融方面要主动作为。一是要完善银行业的考核制度。建议政府尤其是金融主管部门,要将银行业支持实体经济尤其是中小微企业的个数单独作为一项考核指标,避免出现只支持大项目大企业、忽视中小微企业的现象。二是加大对中小微企业长期贷款的投放。针对投资固定资产的回收期和市场的需求,加大中小微企业长期贷款的支持力度,避免出现长投短贷现象,增加企业融资成本和投资风险。三是设定贷款上浮利率的上限。四是扩大抵押物范围和提高抵押物值的比例。建议将企业的股权、债权、林权、专利权、商标权、机械设备等真正纳入抵押物范围,同时合理提高抵押值比例,有利企业融资。五是给诚信企业降低融资成本,提供绿色通道,简便手续提高效率办理。
其次,政府主管部门方面,要改管理为帮扶,尤其是对中小微企业要有爱心有耐心。一是弘扬和培育“工匠”精神。以培育一批“百年老店”为目标,大力支持那些实体经济中精耕细作的中小微企业。二是营造诚信守法的社会氛围。对诚信企业从各方面政策支持上予以倾斜,办事提供绿色通道,简便手续提高办理效率。对失信的人加大力度严惩,特别是恶意转移资产者,政府执法部门要积极介入、严惩不怠,适当时候可张榜公布失信人名单。三是帮助企业经营者建立信心。对于那些因资金链断裂的企业或因连带保证责任而拖倒的企业,希望政府各部门、公检法部门、银行业能区别情况给予一定时间,以时间换空间,以盘活起来为最终目的,让他们慢慢自愈恢复,建立信心。
主持人:(结束语)实体经济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命脉,是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当前,全市上下正紧紧围绕市委“456”总体部署,落实全面从严治党新要求和五大发展行动计划,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我们相信,在中共安庆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全社会的关注和支持下,在企业自身的努力下,我市的实体经济一定会实现更大的发展和振兴。
好了,感谢收看本期《政协论坛》节目,感谢各位嘉宾的参与。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