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议政建言 > 大会发言 > 文章内容
“推进安全生产工作”资政会:深入开展危险化学品安全综合治理 提升危化企业本质安全水平
来源:专办一科     发表于: 2017年06月28日   浏览:

市安监局

 

安庆市是安徽省重要的化工基地,长期以来,形成了较厚实的石油化工资源、化工新材料和精细化工产业链。经国务院批准的《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明确提出:安庆依托石化产业基础,促进化工产业集聚,构建循环产业链,进一步增强支柱产业实力,建设全国重要的石化产业基地。

一、全市危险化学品产业现状

从行业规模分析:围绕安庆石化,呈现“以大带小,众星拱月”的态势。目前,全市发证的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包括安庆石化、曙光集团在内共36家,储存企业4家,经营(带仓储)企业10家,使用企业3家,使用危险化学品生产的化工企业27家,危货运输企业18家共542台运输车辆,危化经营点1297家。

从生产企业地域分布分析:全市生产企业呈现全区域性分布同时局部地区比较突出的特点。目前全市36家危化生产企业分布在大观区12家、高新区3家、经开区1家、桐城市9家、怀宁县7家、潜山县1家、望江县2家。其中宜城板块是危化生产企业的重要集中区,有安庆石化、曙光化工、菱湖油漆、飞凯高分子、泰发能源等一大批大中型生产企业。

从危险化学品生命周期分析:涉及危险化学品的生产、经营、使用、运输、储存、废弃处置等六个环节,形成比较完整的危化品全周期产业。其中宜城板块的危化企业主要以安庆石化为中心,重点进行石油化工、化纤、氰化钠(钾)生产,逐渐形成化工新材料的完整产业链。

从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分析:构成重大危险源的企业占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的“半壁江山”,主要集中在高新区(含大观工业园)和怀宁县。我市构成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企业共有19家,其中城区一级重大危险源8个、二级重大危险源2个、三级重大危险源1个、四级重大危险源1个, 非城区一级重大危险源3个、二级重大危险源2个、三级重大危险源3个、四级重大危险源11个。

从危化生产企业“退城进园”情况分析:除已经在高新区(含大观工业园)的企业外,目前还有少数县(市)的危化生产企业未进入化工园区,其中桐城市9家、怀宁县7家、潜山县1家、望江县2家,因此,当前我市危化生产企业“退城进园”工作推进较迟缓,任务较重。

从“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情况分析:一直以来,我市以机械化生产替换人工作业、以自动化控制减少人为操作,在监管危险化学品、化工工艺装置和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实现自动化,间歇式化工生产和化工企业固体产品包装实现机械化、自动化,大力提高企业安全生产科技保障能力,减少操作人员30%以上。目前全市危化从业人数基本控制在2万人以内。

从企业主体责任落实和作业人员素质分析:按照国家安监总局《企业安全生产责任体系五落实五到位规定》要求,我市危化企业全部实现“五落实”,即明确企业董事长、党委书记、总经理对本单位安全生产同时担责;企业安委会主任由董事长或总经理担任;企业领导班子成员承担相应的安全生产工作职责,做到一岗双责;企业内部配齐配强专门的安全生产机构和注册安全工程师等专业人员;企业安全生产情况定期向董事会、业绩考核部门报告,向社会公示。做到安全责任、投入、培训、管理和应急救援“五到位”。同时,不断加强危化领域从业人员安全培训,人员安全素质已经大幅提升。

综上,我市化工产业机遇与挑战并存。一方面,我市化工产业发展基础优良,发展空间巨大。今后一段时间仍然是我市支柱产业和优先发展产业,将持续为我市社会经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另一方面,化工产业安全风险高,危险系数大,同时我市厂城一体的城市格局,生产不当而引起环境污染等危及城市居民的可能性依然存在,导致安全监管压力倍增。

二、通过危险化学品安全综合治理,提升危化企业本质安全

下阶段,我们将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危险化学品安全综合治理方案》,全面实施危险化学品安全三年综合治理行动,提升危化企业本质安全水平。

一是全面摸排危险化学品安全风险,构建安全生产风险管控“六项机制”。摸排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使用、经营、运输和废弃处置以及涉及危险化学品的物流园区、港口、码头、机场和城镇燃气等各环节、各领域的安全风险,按照安全生产风险点查找、研判、预警、防范、处置和责任等“六项机制”的要求,建立危险化学品安全风险分布档案,绘制区域危险化学品安全风险数字化电子分布图,全面建立涉危企业安全生产风险清单。

二是将安全生产纳入市政府“多规合一”,严格安全准入条件审查。严把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的审查和行政许可关,在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立项阶段,统筹地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规范产业布局,严格安全准入,加强危险化学品建设工程设计、施工质量管理。

三是依法推动企业落实主体责任,继续实施“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等科技强安。深入推进危化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严格规范执法检查,加大对安全生产失信企业惩戒力度。同时,通过采用自动化控制和智能感知预警技术,应用过程控制系统、安全联锁系统、紧急停车系统和有毒有害、可燃气体及火灾检测保护系统,实现涉及重点监管危险化学品、重点监管化工工艺装置的自动化生产和智能化监控,减少生产过程中相关人员,提升安全科技保障能力。

四是健全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体制机制,强化安全监管信息化建设。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政府监管责任体系,建立更加有力的统筹协调机制,强化行业主管部门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责任。同时,推进全市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信息化建设工作。实现危险化学品企业视频和重要信息上传,形成政府推动落实、企业申报参数、数据信息共享、部门分工监管的信息平台,实现安全生产数据来源可查、去向可追、责任可究、规律可循。

五是强化应急救援能力建设,大力提升危险化学品安全保障能力。依托安庆石化应急救援大队,积极争取区域性国家级危险化学品应急救援基地落户安庆。同时,督促各危险化学品企业完善应急救援物资、装备配备和救援队伍建设,建立专(兼)职应急救援队伍,或与区域专业应急救援队伍签订救援互助协议,定期组织开展全员安全应急演练,强化企业应急救援能力。

六是加强危险化学品行业专业人才培养和安全宣传教育。推动化工企业通过定向培养、校企联合办学和学徒制等方式,加快产业工人培养,确保涉及“两重点一重大”生产装置、储存设施的操作人员达到岗位技能要求。同时,积极加强正面主动引导,开展多种形式的危险化学品安全宣传普及活动,不断提高全社会的安全意识与对危险化学品的科学认知水平。 

版权所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安庆委员会  技术支持:智海网络
办公地址:安庆市菱湖北路30号  邮编:246005  值班电话:0556-5346200 传真:0556-5346240
皖ICP备13013850号    皖公网安备 34080302000071号   访问